目前,我国教育机器人尚处萌芽阶段,虽然机器人教育在中国起步较晚,但随着国家对机器人重视逐渐增强,机器人教育发展速度突飞猛进。根据中国机器人教育联盟发布的数据显示,预计2020,全国幼小中职高大等学生总量2.4亿(已扣除目前我们创客教育目标学生暂不覆盖的大学生/研究生人群3x00万),全国目前约有8000家机器人教育机构 主要集中于一二线城市,后续机器人教育机构将扩大4倍突破3万家,市场规模约为300-500亿,未来空间可达800亿。
机器人是衡量现代科技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抢占智能社会发展先机的战略领域。中国正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这将有力促进机器人新兴市场的成长,创造世界上最大的机器人市场。
实施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寓教于乐的编程教学软件、游戏的开发和推广。这是目前我国发展的大趋势。
建设和完善人工智能科普基础设施,充分发挥各类人工智能创新基地平台等的科普作用,鼓励人工智能企业、科研机构搭建开源平台。(——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2017年7月8日国发〔2017〕35号)
机器人教育通过对既有器材的设计、组装、运营、搭建来提高孩子的创造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教育方式。
教育机器人,分为学习型机器人和比赛型机器人。学习型机器人提供多种编程平台,并能够允许用户自由拆卸和组合,允许用户自行设计某些部件,比赛型机器人一般提供一些标准的器件和程序,只能进行少量的改动,适用于水平不高的爱好者使用;
由于知识层面的不同,又可分为大学教育机器人和中小学教育机器人大学和小学教育型机器人差别很大,大学生可以根据大学所学的编程知识去编译自己想要实现的任何代码或指令,小学生由于编译能力的限制,只能使用已编译好的命令来进行指令模拟;因此,加强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练习将显得越来越重要。
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中,又分为通用型和专用型机器人。通用型机器人指的是机器人具备提供工作、娱乐、生活、教育等多功能用途,能够配合周边产品的使用,达成教学任务。专用型机器人指的是专门为某种教学情境所设计的产品或服务。目前,教育机器人设计中以通用型机器人为主,未来专用型机器人市场前景广阔。更多的是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技术的应用。
【备注,市场调查数据:全国幼小中职高大研等学生2.7亿,创客教育扣除幼儿(我们课程体系没有覆盖)和大学(个性化太强 没法标准化),目标学生大概2.2亿人 作为全国普及教育,若考虑10-20%兴趣及特长校外班 预计3000万规模。目前一线城市覆盖率差不多20-40% 不过已在迅速扩大 因为国家政策,二三线城市在进一步跟进。开源编程人工智能机器人创客教育 目前份额很低,在已有机器人教育市场10%不到 因为更多属于乐高玩具思路和韩国抄袭炒卖思维的校外培训机构,,,目前 回归教育正统 扛好人工智能开源编程创客教育大旗很重要 赶紧站起来抢占最后两年时间风口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