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主页 > 资讯中心 >

诺奖交流中心成功亮相国际人才交流大会

时间:2019-04-22 13:57来源:未知 作者:cxcynetadmin 点击:

由深圳创新创业研究院和加拿大可能实验室参与发起的“深圳诺奖交流中心”于2019年4月14-15日参展第十七届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受到了众多参展商和观众的追捧。《深圳特区报》和网络媒体《读特》进行了专题报道。






作为全世界最顶级的人才,诺贝尔奖科学家的科技高度、影响力非常之大,两天的展会期间,一波又一波接洽者来到展位前,表达合作的意向。





加拿大可能实验室创始人Teddy先生、深圳创新创业研究院院长杨宪东,和中心的其他同事为大家进行了相关问题、申请流程、和其他相关合作事宜的解答。大家咨询的热情高涨,有时需要排队才能轮到回答机会,甚至有些意向合作者不惜从自己展台跑过来了两三次等待洽谈机会。






深圳诺奖交流中心是全球诺奖委员会特别支持的机构,旨在集合全球诺奖科学家资源优势,依托中国创新驱动和新旧动能转换的国家战略,立足深圳,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其他地区。

中心聚集以科学类诺奖得主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人才、资源,以会议举办、技术交流、技术转移、科技产业化、产学研合作、方案咨询规划、体系打造等形式进行运作,在中国及全球逐渐形成影响力,搭建一个覆盖全球诺奖科学家的研发与商业创新平台。

诺奖得主的人数非常有限。虽然诺奖自设立以来全球诺奖个人得主共有937位;但目前仍然健在者只有108位,其中科学类诺奖得主仍健者86位,其中30位年事已高,只能做远程交流指导,能够长途旅行及进行学术交流者只有54位。

诺奖交流中心也正在邀请: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巴里·夏普莱斯 、1988年诺奖化学奖哈特穆特·米歇尔 、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爱德华·莫索尔分别担任中心
发起科学家。



关于诺奖交流中心与合作方的具体运作模式,是大家最为关心的。作为中心发起人之一的Teddy先生说:目前中心提供的诺奖交流活动,主要合作对象以地方政府、产业园区、大企业(央企、国企、上市公司等)为主,具体运作形式主要有三种,分别是:组织“诺奖高峰论坛”、打造“诺奖产业人才链体系”;落地运营“诺奖工作站”。

活动主办方可以申请三种形式中的一种,也可以把三种模式串联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方案。深圳创新创业研究院杨宪东院长从细分产业的视角诠释了“整体方案”的魅力。




他说:我们不能只看到诺奖科学家的技术领先性,更要看到他在所研究方向和在相关行业世界范围内巨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而在每一个细分行业都有大量的高端、中高端人才资源,比如院士、教授、海归博士、科研机构带头人,平时是很难将他们聚集在一起的,只有诺奖科学家的影响力才能像旗帜型一样,将这些顶级人才聚集过来,而聚集大家的活动方式就是“诺奖高峰论坛”。


这么多行业内的顶级人才聚集在一起,我们如果只是开一次论坛、拍拍照、就结束了,那么就是资源的巨大浪费。如果能把大家链接起来,建立关系,并按照行业的功能细分形成细分产业的人才链条、建立项目合作体系,就能将行业人才聚集而产生的巨大新增价值释放出来。所以建立以诺奖为牵头的细分产业人才链体系,就显得非常重要。那么用什么来承接这么多价值呢?



杨院长继续说,大家一般的认为是,由诺奖科学家在主办方地区成立诺奖工作站(或诺奖实验室),就是将诺奖团队的项目落户到了当地,诺奖项目可以就地产业化,也可以与当地企业、大学等机构进行合作,带动技术升级和产业升级。而在诺奖交流中心的整体规划中,诺奖工作站,是将由诺奖高峰论坛而聚集的细分行业高端、中高端人才进行虚拟落地的承载体。也就是说,以诺奖工作站这个机构的名义,能够建立多条细分项目合作的人才链条。而这些高端人才链条的枢纽就是落户在当地的诺奖工作站。



这样一说,大家一下子就明白了。在匹配好当地重点产业和诺奖研究方向的前提下,按照诺奖交流中心的一揽子方案进行实施,表面上看请来的是诺奖科学家,实际却聚集了行业内一大群高端和中高端人才。招才引智、招商引资的效率极大提高;对于企业和园区类主办方来说,主办收获同样是“超值+高值”。听到这里,很多现场听众的眼睛开始闪光。

那么问题来了,“诺奖高峰论坛”如何申请、如何成为活动主办方呢?诺奖交流中心的工作人员为大家现场进行了解释。



“诺奖高峰论坛”申请程序:
1、登记申请单位名称;
2、诺奖交流中心向申请单位提供申请资料表格;
3、由申请方填报提交申请资料(申请方情况、计划对接产业、现有资源、举办计划等);中心根据诺奖科学家研究方向,建议合适的诺奖科学家,或由申请方提议科学家;
4、中心将申请方资料递交合适的诺奖科学家,并达成共识,与科学家进行排期商议;
5、双方签署《诺奖高峰论坛》委托服务协议;
6、双方商议“诺奖高峰论坛”具体执行事宜。


附1: 《深圳特区报》2019年4月15日A6版报道图片



附2: 网络媒体《读特》报道文章图片和连接


新闻链接:人才交流会 | 诺奖交流中心牵线搭桥把顶尖科学家引进中国
(责任编辑:cxcynet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