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视觉行业快速增长】:根据立本信息预测2014年至2018年全球机器视觉系统及部件机器视觉市场复合增长率为8.39%。就中国而言,2010年市场规模达到8.3亿元,同比增长48.2%。2011年中国机器视觉市场规模为10.8亿元,同比增长30.1%,虽然增长率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很高的水平。其中智能相机、工业相机、软件和板卡都保持了不低于30%的增速,光源也达到了28.6%的增长幅度,增幅远高于中国整体自动化市场的增长速度。电子制造行业仍然是拉动需求高速增长的主要因素。
【世界机器视觉产业竞争格局】美日两系行业领跑,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从产业区域分布来看,美日的创新水平和产业完整水平最高,其主导地位在短期内难以撼动。而中国也逐渐成为一个新的爆发点,其市场占有额也有追赶美日的趋势。 就龙头企业而言,日本基恩士的产业规模和市场占有率处于行业巨头的地位,相比美国康耐视的规模更大。而康耐视的发展潜力巨大,2013-2014的增长率更是达到了40%。在技术方面二者各有千秋,有着不同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机器视觉产业竞争格局】国内市场潜力巨大,竞争格局尚未确立:近年来,在中国市场上,制造业为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需要大力投入机器人等自动化设备。加上政策对于智能化产业大力扶持,使得中国在这几年赢来了机器视觉行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与国外不同的是,国内机器视觉尚无优势明显的龙头企业,在需求增大,但竞争格局尚未形成的局面下,谁能快速扩张,谁将会是明日巨头。
机器视觉行业三阶段发展史——在机器视觉发展的历程中,有3个明显的标志点,一是机器视觉最先的应用来自“机器人”的研制,也就是说,机器视觉首先是在机器人的研究中发展起来的;二是20世纪70年代CCD图像传感器的出现,是机器视觉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三是20世纪80年代CPU、DSP等图像处理硬件技术的飞速进步,为机器视觉飞速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
市场背景:工业4.0工业机器人蓬勃发展,工业4.0战略的展开方向之一就是智能工厂,在这场新变革中,机器人的研制和开发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正如上文中提到,机器视觉的最先应用来自于“机器人”的研制,机器人行业的蓬勃发展也为机器视觉的研制提供了极大的推动力,而机器视觉的发展水平也是工业4.0进程中的重要一环。——数据显示,2012年世界机器人保有量124万台,同比增长7.1%,按年销量增长9%,机器人平均使用寿命10年估算,2015年世界机器人保有量能达到150万台,2020年保有量将超过250万台。随着机器人使用的进一步普及,机器视觉的市场也得到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种类和功能的机器人,对机器视觉系统的创新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机器视觉行业的前景预测——中国市场是新爆发点——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机器视觉的产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自动化越来越高的产业体系对机器视觉的需求度日益提高。硬件制作水平的提高和软件研发队伍的壮大也使得机器视觉的识别水平不断提高,完全可以满足工业自动化的要求。——从产业区域分布来看,美日的创新水平和产业完整水平最高,其主导地位在短期内难以撼动。而中国也逐渐成为一个新的爆发点,其市场占有额也有追赶美日的趋势。——从行业应用来看,电子制造业是拉动需求高速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方面,电子制造业的高需求促进了机器视觉市场的扩大和完善;另一方面,机器视觉系统的成熟和应用也加速了各行业的生产力进步,二者相互作用。——下图是对2014年至2018年全球机器视觉系统及部件机器视觉市场规模预测,图中折线为年增长率,由图根据复合增长率可以计算出2014-2018年的复合增长率为8.39%。
目前现有移动智能设备的统计如下:
2021年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预测852亿美元,累计销量可达3000万台,它的市场空间约为62亿美元。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服务机器人行业分析报告》与中投顾问
国内2017年75亿元,2018年则将增长至120亿元(RMB),市场规模达300-500万台,它的市场空间约为6~12亿元。
数据来源-GFK
2015年全球激光雷达(LiDAR)在无人驾驶市场为13.9亿美元,预计2022年将达到32.2亿美元。
数据来源-麦姆斯咨询
预计2021年,物流仓储机器人市场将高达224亿美元,出售量将达到62万台。 数据来源-Tractica咨询
SLAM定位导航导航模块占移动设备中成本的百分比5-10%,应用于低速无人驾驶落地的商业领域,市场规模将达百亿级量级,具有巨大的优越性,是智能移动和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方向,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应用前景。